一、数据的分类
在介绍指标之前,我们再次了解一下数据的分类,不区分数据来源渠道,我们可以按存储形式将数据分为:基础信息和埋点数据。
1、基础信息
指的是用户、员工、客户、产品、系统等等的基础信息,我们可以用人货场来概况所有的基础信息
基础信息,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常规的不会经常变动的信息。基础信息中每一个内容都可以成为我们分析的维度
2、埋点数据
指的是通过在前端(客户端)和后端(服务器)进行数据埋点而获取到的数据
埋点数据,通常都是行为数据,是指定的动作发送后而触发的数据记录
二、什么是指标
为什么要理解指标呢?那是因为指标是我们日常工作必定会接触到的,而各种各样的指标会让我们很迷茫无措,不知道应该怎样梳理才能通透的理解指标。
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过:”如果你无法衡量它,就无法管理它”,对于指标也是同理。如果我们采集的埋点数据都无法用明确的方式去衡量,那采集数据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所以,指标就是用来衡量数据的。
数据指标,是通过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而得到的数据结果,是用来衡量业务的度量值。
三、指标的组成
日常工作中,我们常见的都是综合指标,比如:春节期间产品A的销售额、电话接起率、新用户1月份的付费率等。
通过举例的这些综合指标,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的综合指标就是有各种维度的形容词。因此,综合指标,我们可以拆解出它的构成:
1、维度
指标中的各种形容词,其实就是统计维度,也可以称为分析维度。
比如:
春节期间产品A的销售额:有2个维度,分别是“春节期间“和“产品A“。对应分别是时间维度和产品类型维度
电话接起率:有1个维度,是”电话”,对应的是接起的渠道类型
新用户1月份的付费率:有2个维度,分别是”新用户”和”1月份”,对应的是用户类型和时间维度
2、原子指标
原子指标,就是去掉指标中各种形容词和统计方式后剩余的内容。
比如:
春节期间产品A的销售额:原子指标是”销售额”
电话接起率:原子指标是”接起率”
新用户1月份的付费率:原子指标是”付费率”
3、统计方式
统计方式,是指数据汇总的方式,比如:均值、中位值、计数、去重计数、求和等等。
比如:
春节期间产品A的销售额:虽然未具体说明,但金额一般只能求和
电话接起率:接起率是一个比率,没有统计方式
产品页浏览次数:浏览次数是指每浏览一次,即统计一次,就可能会出现同一个人反复浏览,会记录多次
产品页浏览人数:浏览人数是指对浏览的人进行去重统计,即不管A用户浏览了多少次,也只记录1次
四、应用场景
在指标的使用中,我们主要有2个比较大的应用场景:企业数据字典和专项分析。
1、数据字典
指标体系是为了让企业的指标之间形成关系网,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管理。为了让企业所有人对同一指标都有相同的认知,则必须要有一套统一的指标规范,也就是形成企业的数据指标字典。
因此,数据字典的作用主要有:
统一企业的数据指标口径
提高数据获取的准确性
清晰准确的支持企业运营
2、专项分析
在企业数据指标字段搭建完成后,日常经常需要开展的就是专项分析,而每次专项分析因为分析目的的不同,我们也是也需要单独再梳理一下相关指标的,针对这个专项再梳理一份指标体系,以此来做好监控分析。
免责申明:
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数据治理行业实践白皮书》下载地址:https://fs80.cn/4w2atu
《数栈V6.0产品白皮书》下载地址:https://fs80.cn/cw0iw1
想了解或咨询更多有关袋鼠云大数据产品、行业解决方案、客户案例的朋友,浏览袋鼠云官网:https://www.dtstack.com/?src=bbs
同时,欢迎对大数据开源项目有兴趣的同学加入「袋鼠云开源框架钉钉技术群」,交流最新开源技术信息,群号码:30537511,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DTSt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