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智能算力建设架构概要 2024

智能算力建设架构概要 2024

   数栈君   发表于 2024-04-01 23:36  107  0

智能算力建设的4层架构通常是指从基础设施到应用服务的分层设计,每一层都承担不同的功能和角色,旨在构建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AI计算平台。

http://dtstack-static.oss-cn-hangzhou.aliyuncs.com/2021bbs/files_user1/article/e5f43b91c3bb7ca84736d7783433eed6..jpg


第1层:IDC基础设施层

该层是智能算力建设的物理基础,主要包括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 IDC)内的硬件设施,如高性能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以及必要的冷却和电力供应系统。这一层确保了整个计算平台的基础支撑能力,为上层提供稳定可靠的运行环境。

第2层:云原生基础设施层

在这一层,通过虚拟化技术(如KVM、Docker等)、容器编排调度系统(如Kubernetes)、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框架(如Hadoop、Spark),将底层的物理资源抽象化、池化并进行高效的管理和调度,构建出可弹性伸缩、易于管理的AI计算资源池。这一层使得海量数据处理和大规模模型训练成为可能。

第3层:大模型开发平台层

这一层主要服务于AI模型的研发过程,提供了包括但不限于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PyTorch等)、模型训练与优化工具、模型版本管理服务、数据预处理及特征工程工具等在内的全套开发环境和服务。此外,还包括对超大规模模型的支持,比如大模型的并行训练、模型压缩和加速技术等。

第4层:行业应用层

作为智算中心建设的最终目标,这一层聚焦于将先进的AI技术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推动“人工智能+”战略落地。通过整合前三层提供的强大算力和便捷工具,研发针对特定行业问题的解决方案,如金融风控、医疗诊断、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智能应用,并以API接口、SDK等形式对外提供服务,赋能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第1层:IDC基础设施层详解

IDC基础设施层是智能算力中心建设的基础,也是支撑整个数据中心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以下将详细展开说明这一层级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http://dtstack-static.oss-cn-hangzhou.aliyuncs.com/2021bbs/files_user1/article/d350f03682f4f034bd76dbe0ff6f07e9..jpg

1. 物理空间与建筑设施

IDC基础设施首先从物理空间开始,通常包括专用的数据中心大楼或园区,其设计必须满足高安全标准、防火防灾要求以及抗震性能。建筑物内设有专门的机房区域,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扩展和维护。机房内部布局科学合理,确保空气流通、温度控制以及电力供应系统的安全可靠。

2. 服务器硬件

服务器作为计算资源的核心载体, IDC基础设施层包含大量的高性能服务器集群。这些服务器根据业务需求配置不同规格的CPU、GPU、TPU等处理器,以支持大规模并行计算任务。同时,服务器还配备高速内存和大容量硬盘存储系统,以应对大数据处理和模型训练的需求。

3. 网络通信设施

  • 局域网(LAN):构建高速低延迟的内部网络,使用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搭建冗余的万兆甚至更高级别的以太网结构,保证数据在服务器间快速传输。

  • 广域网(WAN):通过专线或互联网连接至全球网络,提供对外服务或与其他数据中心互联的能力。

  • 负载均衡器:用于分配进入数据中心的流量,确保服务可用性和响应速度,并可根据需求动态调整资源分配。

4. 存储系统

  • 块存储:为服务器提供直接挂载的本地磁盘或网络存储(如iSCSI, FC SAN),实现高I/O性能的数据读写。

  • 文件存储:例如NAS,用于分布式文件访问,支持多用户共享和海量数据存储。

  • 对象存储:适用于非结构化数据的大规模存储,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容错能力。

5. 电力供应与能源管理

  • 供电系统:双路市电接入,UPS不间断电源及备用发电机,确保数据中心在断电情况下仍能持续运营。

  • PDU配电单元:精细化分配电力到每个机柜,具备电流、电压监控及过载保护功能。

  • 电源管理系统:智能监控和优化用电效率,包括冷热通道隔离、变频空调制冷、液冷技术等绿色节能措施。

6. 冷却与环境控制系统

  • 精密空调系统:维持机房恒温恒湿,防止设备过热,确保服务器稳定运行。

  • 气流组织与散热方案:采用合理的机房布局和热通道/冷通道设计,提高制冷效率。

  • 环境监测:实时监控湿度、烟雾、漏水等环境参数,预防潜在问题。

7. 消防与安全防护

  • 火灾自动报警与灭火系统:设置气体灭火、水喷淋或其他合适的消防系统,确保发生火情时迅速响应。

  • 门禁系统:严格的身份验证和出入控制,保障数据中心物理安全。

  • 视频监控与安防系统:全天候监控录像,结合入侵检测系统,确保资产不受损害。

8. 运维与管理平台

  • DCIM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软件:对数据中心内的各种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包括电力、制冷、空间、设备状态等。

  • 自动化运维工具:简化日常运维工作,如自动巡检、故障告警、远程管理等。

总之,IDC基础设施层是智能算力中心的基石,它整合了多种先进技术和设备,旨在构建一个安全可靠、弹性扩展、易于管理且适应AI应用需求的高性能计算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该层次还在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理念,比如边缘计算节点的集成、模块化数据中心的设计、智能化运维手段的运用等,持续推动着数据中心朝着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


http://dtstack-static.oss-cn-hangzhou.aliyuncs.com/2021bbs/files_user1/article/46b0c5e3c16924979e8993077a89b34e..jpg


第2层:云原生基础设施层详解

云原生基础设施层是现代数据中心架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基于云计算理念和容器化技术,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灵活调度以及快速部署。这一层级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一个可弹性伸缩、易于管理和高度自动化的计算资源池,为上层的大规模AI模型训练与应用提供坚实的支撑。

http://dtstack-static.oss-cn-hangzhou.aliyuncs.com/2021bbs/files_user1/article/57c19024f94ff112533678779ab6abc5..jpg

1. 虚拟化与容器化技术

  • 虚拟化:通过Hypervisor技术(如KVM、ESXi)将物理服务器资源抽象化,形成多个相互隔离的虚拟机实例,从而实现硬件资源的复用和管理。

  • 容器化:以Docker为代表的容器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资源利用率和应用部署速度。容器共享主机内核,具有更轻量级的启动时间和更低的资源开销,使得大规模分布式AI任务能够快速响应并按需扩展。

2. 容器编排与调度系统

  • Kubernetes (k8s):作为主流的容器编排平台,Kubernetes提供了对容器集群的自动化部署、扩展、维护等全套生命周期管理功能。通过定义Pod、Deployment、Service等资源对象,可以实现工作负载的动态调度和高可用服务。

3. 存储与网络解决方案

  • 持久化存储:在云原生环境下,使用像CSI(Container Storage Interface)兼容的存储插件,如Ceph RBD、NFS、GlusterFS等,为容器提供持久化数据存储能力。

  • 网络方案:借助Calico、Flannel、Cilium等网络插件实现容器间的网络通信,并支持IP地址管理、策略实施等功能,确保容器间的服务发现和数据传输安全可靠。

4. 服务网格

  • Istio、Linkerd 等服务网格组件为微服务架构下的服务间通信提供了一种透明的方式,包括流量控制、熔断限流、身份认证和加密等特性,增强了云原生环境中的服务治理能力。

5. 声明式API与配置管理

  • Kubernetes采用声明式API设计,管理员可以通过YAML格式文件描述期望状态,系统会自动将实际状态调整到目标状态。这种模式简化了配置管理,提高了运维效率。

6. CI/CD工具链集成

  • 结合Jenkins、GitLab CI/CD、Tekton等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工具,云原生基础设施层支持从代码提交、构建、测试到上线的全流程自动化,助力AI开发团队快速迭代更新模型和服务。

7. 可观测性与监控

  • 利用Prometheus、Grafana、Jaeger、ELK Stack等工具,实现对云原生环境中的日志记录、性能指标收集、分布式追踪等可观测性需求,帮助运维人员快速定位问题并进行故障排除。

8. 安全性保障

  • 安全方面,云原生基础设施层需要考虑的身份认证、授权、加密传输等问题可通过各类组件来解决,如Kubernetes RBAC、OAuth2.0、SPIFFE/SPIRE等安全框架,以及针对容器镜像的安全扫描工具等。

9. 异构计算资源管理

  • 对于AI领域的GPU、TPU等异构计算资源,Kubernetes提供了Device Plugins机制,允许用户对这些特殊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和调度,保证高性能计算任务能充分利用这些硬件加速器。

10. 混合云与多云策略

  • 云原生基础设施层支持跨私有云、公有云以及边缘计算环境的统一管理,通过Kubernetes Federation或托管Kubernetes服务(如EKS、AKS、GKE)等方式实现多云部署及资源协同。

总之,云原生基础设施层通过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论,构建了一个开放、标准化、弹性和易管理的基础架构层,使得AI研发团队能够专注于业务逻辑和模型优化,而无需过于关注底层资源管理细节,进而大大提升智能算力中心的整体效能。随着云原生生态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还将涌现更多创新技术和最佳实践,进一步推动AI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发展。


第3层:大模型开发平台层


大模型开发层是智能算力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AI研发团队提供了构建、训练、优化和部署大规模深度学习模型的全套工具和服务。这一层级涵盖了从数据预处理、模型设计与构建、分布式训练、模型评估到模型服务化的整个生命周期管理。

http://dtstack-static.oss-cn-hangzhou.aliyuncs.com/2021bbs/files_user1/article/a691617c33a5099699680ef636752f9f..jpg

1. 深度学习框架与库

  • TensorFlow:由Google开发的开源机器学习库,支持静态图和动态图模式,便于构建和训练各种规模的深度学习模型。

  • PyTorch:Facebook AI研究团队推出的开源深度学习框架,以其灵活易用的动态计算图特性受到广大开发者青睐。

  • MxNetCaffePaddlePaddle 等其他框架同样在大模型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大规模模型训练技术

  • 分布式训练:通过整合底层云原生基础设施资源,如使用Kubernetes进行GPU集群调度,结合Horovod、TensorFlow Distributed、PyTorch Distributed Data Parallel等工具实现大规模并行训练,显著缩短训练时间。

  • 混合精度训练:利用半精度(FP16)和全精度(FP32)相结合的方式,既能保持模型训练的准确性,又能有效降低内存占用和提升计算速度,例如NVIDIA的apex库提供的AMP(Automatic Mixed Precision)功能。

3. 模型并行、数据并行与流水线并行

  • 模型并行:将大型神经网络模型按照层或子网结构拆分到不同设备上执行,例如Megatron-LM采用模型并行训练超大规模语言模型。

  • 数据并行:每个设备各自处理一部分训练数据,并同步梯度更新全局模型参数,常见于大规模图像分类、自然语言处理任务。

  • 流水线并行:将模型的不同部分串行执行流程切分为多个阶段并在多设备间并行化,以减少通信开销和提高效率。

4. 优化器与自适应学习率调整策略

  • 优化器:Adam、Adagrad、RMSprop等优化器对模型参数更新过程进行高效控制,针对大模型训练场景可能需要进一步定制或改进。

  • 学习率调度策略:Cosine Annealing、Reduce on Plateau、One Cycle Policy等学习率调度方法有助于大模型快速收敛且避免过拟合。

5. 模型压缩与量化

  • 剪枝与稀疏训练:通过识别并移除冗余权重来减小模型大小,同时维持较高的性能表现。

  • 知识蒸馏:利用小型模型作为学生模型学习大型教师模型的知识,从而获得紧凑高效的模型。

  • 模型量化:将浮点数权重转换为低精度整数,如INT8,以降低模型存储和推理成本。

6. 大模型训练与微调

  • 预训练模型:如BERT、GPT-3、Transformer等预训练大模型为下游任务提供丰富的通用表示,通过微调少量参数即可达到优秀效果。

  • 迁移学习与领域适应:将预训练模型应用至特定领域,利用领域内有限数据进行微调,以解决实际问题。

7. 模型服务化与部署

  • ONNX转换与优化:将训练好的模型转换为ONNX格式,便于跨多种硬件平台和后端引擎运行。

  • 高性能推理引擎:如TensorRT、OpenVINO、TVM等,用于加速模型在边缘设备、服务器上的实时推理性能。

  • 容器化部署:借助Docker等容器技术,将模型封装成可移植的服务,轻松部署至云环境或本地服务器。

8. 模型版本管理与迭代

  • 模型注册中心:记录模型训练历史、性能指标、模型文件位置等信息,方便模型版本管理和回溯。

  • 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运用Jenkins、GitLab CI/CD等工具,实现模型训练、验证、测试及上线的自动化流程。

总之,大模型开发层致力于简化大规模深度学习模型的研发流程,通过提供一系列先进的算法、工具和最佳实践,帮助科研人员和工程师更专注于模型创新和业务价值创造,进而推动AI技术和应用场景的不断发展与拓展。随着大模型日益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层次的技术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为各类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可能性。


第4层:行业应用层


行业应用层是智能算力平台的最终落地环节,这一层级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成熟的AI模型应用于各行业的实际业务场景中,推动产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展开第4层——行业应用层的具体内容。

http://dtstack-static.oss-cn-hangzhou.aliyuncs.com/2021bbs/files_user1/article/990ce551625aa043752e732a94aa9e69..jpg

1. 智慧医疗

  • 辅助诊断: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分析医学影像(如CT、MRI等),帮助医生进行早期疾病筛查和精确诊断。

  • 精准医疗:基于基因组学数据的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 智能问诊与随访: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开发智能助手,实现在线病情咨询和病患跟踪管理。

2. 金融科技

  • 风险评估与信贷审批: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用户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优化信贷决策流程。

  • 智能投顾:结合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的投资建议。

  • 反欺诈与合规监测:通过实时监测交易行为并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及异常检测算法,有效防范金融欺诈行为。

3. 智能制造

  • 生产优化:利用物联网技术和AI模型对生产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实现精益化生产和资源优化配置。

  • 设备预测性维护:通过对生产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模型的应用,降低设备停机时间,提高整体设备效率(OEE)。

  • 质量控制:采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产品外观进行自动检测,减少人工误判,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4. 智慧城市

  • 交通出行:利用大规模数据分析预测交通流量,优化信号灯配时,以及通过自动驾驶技术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 公共安全:部署人脸识别系统协助执法机构追踪嫌疑人,或通过视频分析预防潜在犯罪事件的发生。

  • 环保监测:利用物联网传感器收集环境数据,并结合AI模型进行空气质量、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实时监测与预警。

5. 电子商务

  • 个性化推荐:运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用户画像构建,实现商品个性化推荐,提升转化率和用户体验。

  • 价格优化:通过市场竞争分析和需求预测,动态调整商品定价策略,优化营收结构。

  • 客户服务:借助自然语言理解和聊天机器人技术打造智能客服系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6. 教育科技

  •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水平,利用AI模型生成定制化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路径。

  • 在线辅导与答疑:通过智能助教系统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在线辅导,解答学生疑问,提升教学质量。

  • 智能阅卷与评测:运用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批改作业和试卷,减轻教师负担,提高评测准确性。

7. 农业信息化

  • 精准农业:借助遥感卫星、无人机采集农田信息,结合AI模型进行土壤养分、作物生长状态分析,指导精细化种植。

  • 病虫害预警:运用图像识别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前发现病虫害隐患,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 农产品溯源:整合区块链、物联网和AI技术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

总之,行业应用层的核心目标是将先进的智能算力和AI技术深度融合到各个行业的具体应用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驱动产业创新与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更多行业场景的需求涌现,这一层次将继续扩展其应用领域,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


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自公众号AI云原生智能算力架构如若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行业指标体系白皮书》下载地址:https://www.dtstack.com/resources/1057/?src=bbs

《数据治理行业实践白皮书》下载地址:https://www.dtstack.com/resources/1001/?src=bbs

《数栈V6.0产品白皮书》下载地址:https://www.dtstack.com/resources/1004/?src=bbs

想了解或咨询更多有关袋鼠云大数据产品、行业解决方案、客户案例的朋友,浏览袋鼠云官网:https://www.dtstack.com/?src=bbs

同时,欢迎对大数据开源项目有兴趣的同学加入「袋鼠云开源框架钉钉技术群」,交流最新开源技术信息,群号码:30537511,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DTStack 
0条评论
社区公告
  • 大数据领域最专业的产品&技术交流社区,专注于探讨与分享大数据领域有趣又火热的信息,专业又专注的数据人园地

最新活动更多
微信扫码获取数字化转型资料
钉钉扫码加入技术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