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I请求签名机制是一种保障API调用安全性的关键技术,主要用于验证请求的完整性和来源,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或应用程序才能访问API,防止数据被篡改或遭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以下是一般的API请求签名机制的关键组件和过程:
密钥管理:
- API提供方为每个注册的应用程序分配一对唯一的密钥,包括Access Key ID(公钥部分,用于标识调用者身份)和Access Key Secret(私钥部分,用于生成签名)。
签名生成:
- 调用方在发起API请求时,将请求的所有相关参数(包括请求方法、URI、请求头、查询参数、正文等)按照特定的规范排序并拼接成一个字符串(规范化请求字符串)。
- 使用Access Key Secret以及一种加密散列函数(如HMAC-SHA1、SHA256等)对规范化后的请求字符串进行加密运算,生成签名(Signature)。
签名传递:
- 生成的签名作为请求的一个附加参数,通常放在HTTP头部(如Authorization Header)或查询字符串中一起发送给API服务器。
服务器端验证:
- API服务器收到请求后,同样按照预先约定的规则构造规范化请求字符串。
- 使用保存在其数据库中的Access Key Secret重新计算签名,并与收到的请求中的Signature进行对比。
- 如果两者匹配,则认为请求有效且未被篡改;如果不匹配,则拒绝请求。
时效性与安全策略:
- 有时签名还会结合时间戳或nonce(一次性使用的随机数)等参数,以防止重放攻击(即请求被恶意复制并在稍后重放)。
举例来说,阿里巴巴云服务API的签名机制中,会在请求中包含Authorization
头部,其格式类似于:
Code1Authorization:acs:AccessKeyId:<Access Key ID>,Signature=<Signature>
而在其他服务中,签名可能会作为单独的请求参数传递,如Signature=CT9X0VtwR86fNWSnsc6v8YGOjuE%3D
。
总之,API请求签名机制通过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确保了请求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现代API安全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数据治理行业实践白皮书》下载地址:https://fs80.cn/4w2atu